close

2012年在人事顧問公司實習的時候,幫主管們做了兩個月的專訪及撰稿。現在回過頭看那些文章,還是有許多可以學習的精華(而且覺得自己寫得蠻好的哈哈哈),因此轉貼到自己的部落格分享。很難說明這份實習帶給我的影響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短短兩個月協助我在正式進入職場前建立了一個良好、健全的心態。我想未來在我的職涯道路上,這些文章仍會帶給我不同的體悟吧。

 

 

北美智權報幾個月前發表了一篇《人力銀行民調亂象肆虐,惡整上班族薪資!》,提出由於幾年來的過度泛濫和競爭,導致許多人力銀行各出奇招,甚至藉由公佈聳動的民調結果,透過新聞媒體的宣傳引起社會關注,如此現象引發後續許多勞工、企業、薪資、媒體等問題,在此不一一贅述。今天的Consultant on Duty延續上一篇人力的話題,告訴大家文章中的端倪。


很多在社會上擁有發話權的人,濫用、忽略了自己的身份和說話的影響力。關於人力銀行提出的民調,有兩點可以思考:一、甚麼工作、個性、職級、職務的人會在網路上填問卷?有多少人填?這些樣本又是從哪裡來?二、民調用平均的概念,就缺乏了產業條件、先勢差距、系統歸類等差異。沒經過把關的民調是充滿誤導的,因此對於任何有發話權的人,我們都應該非常挑剔和嚴肅的看待他們所提供的資訊。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反過來思考,人力銀行是薪資水準零成長的幕後推手還是代罪羔羊?的確,很多公司會拿人力銀行所提供的結論當作給薪、說嘴的基礎。的確,人力銀行不應該拿不完整的資料和不對的事情出來講。但如果說他們是元凶似乎又太抬舉他們了,我認為影響薪資水準高低的關鍵在於「對人的看法」。


在這個市場裡很多人只是人力,非人才,而人力就該得到他該有的薪水。或許你可以很討好地宣稱大家都是人才,可是在整個商業社會裡並不是這樣運作,因為遊戲規則不是由我們這個小島所制定。現在的國內工作者素質差是普遍、不爭的事實,而最差的地方在於競爭、向上和自我承擔的心態。老是覺得主管欠他、社會欠他、政府欠他、學校欠他、家長欠他,都是這些人怎麼進步?


當我們認為薪水偏低的時候應該想想,甚麼才是真正的人才?若年薪100萬是門檻,甚麼樣的人跟資格值得別人拿100萬恭迎你?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常常面試的時候我會問對方「你要多少?100萬?好。200萬?沒問題。那你能給我甚麼?」你能創造甚麼價值,我就給你甚麼價格。價值被低估跟價格被低估是不同的,如果只在意價格那你就跟賣場裡的西瓜沒甚麼兩樣。


我們沒有能力去分析目前的薪資水準是偏高還是偏低,也不是要罵不勤勞的勞工或黑心的雇主,而是讓大家思考如何為自己獲取更好的價值。而我們,作為一個獵頭公司,就是清楚地去挖掘求職者的價值,才能讓他們有正確的價格。

 

 

 

Joseph Tang

Head of iTech Group

Recruit Expres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